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冷水江市安德学校 >> 教师空间 >> 培训学堂 >> 正文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之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作者:余文森    信息来源:余文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9/17         ★★★
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1新课程为什么突显教学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这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其一,从人学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总之,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9
   生成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以下新要求: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和创造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②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③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它权威的自由和权利;④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免于正确的权利)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
   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教育的恩赐,而是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僭越儿童的权利。
   第二,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之,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案例:《松鼠》的结尾是不和谐的音符吗?(单咏梅)
   学习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或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老师,我认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我笑着问:“为什么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我没有亲眼见过松鼠,读了这篇文章,了解到松鼠原来是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我感觉自己很喜欢它。可是,文章最后却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我在读到此处时,感到很别扭。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
或许,以前的学生也有这一想法,只不过作为老师的我,从来没有给他们这一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课改后,正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读书的感受,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能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作为老师,我欣赏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佩服他们读书时那种鲜活的感受,也在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于是,我进一步鼓励道:“你敢于向课本挑战,很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当中有没有人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认为这是不和谐的音符呢?”
   陆陆续续有几个举手。
   “那就请你们继续说说你们的理由吧。”
    生1: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中有这样几句话:“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了解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将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我认为课文的结尾与本单元的主题是不吻合的。
   生2:布丰生于1707年,死于1788年。可能在18世纪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意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读到松鼠可以吃,感觉别扭,可能是我们在感情上已经把松鼠当作了我们的朋友。
   生3:《松鼠》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松树金龟子》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单元预习课上,我曾经比较着阅读两篇文章的结尾,坦率地说,我更喜欢后一篇文章的结尾:“……
松树金龟子的危害,照我看来,成不了灾……
   如果我是松树林主人的话,我对它造成的小损失不会太放在心上。茂密的松林被吃掉些树叶,损失点松针,算不得重大事件。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
   这些学生读得很动情,读完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突然,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
   我问:“你有话要说?”
   生4:我不同意以上几位同学的观点。今天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我想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这样结尾,既照应开头的“很讨人喜欢”,又点出松鼠的用途,加深人们对可爱的小松鼠的了解,首尾呼应,结构严密,介绍完整。
   生5:我想,有些同学认为这篇课文的结尾是不和谐的音符,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喜欢小松鼠了,担心人们一旦知道松鼠的肉可以吃,就会去捕杀松鼠。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愿让作者说实话,那不是在搞愚民政策吗?其实,当我们了解到松鼠不仅漂亮、驯良、乖巧,而且它还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时,你不觉得更喜欢他们了吗?
   教室里静下来了,学生热切地望着我,他们在期盼着老师的“答案”。
   我深知,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种对同一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大多数时候,到底谁说的更好,在以往老师是需要有明确的态度的,对学生而言,老师的表态便是一个“权威”的答案。面对同学们热切的眼光,我深情地说道:“如果有一天,你们做了课本的编者,认为结尾是不和谐的音符,在编教材时,可以将最后几句话删掉;认为结尾是和谐的,就继续保留这种结尾吧。”
   下课了。我的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呢?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虽然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他们关心松鼠的命运,喜欢松鼠的感情都溢于言表,而这不正是本课的情感目标吗?
   这一节课上完后,开头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显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会在介绍小动物之后,说它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的。可是,我在备课时,怎么就没有这种“别扭”的感觉呢?怎么压根儿也没想到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呢?是因为这篇文章我已经烂熟于心,我闭着眼就说出这一段写了什么,一切都熟视无睹的缘故吗?看来,教师尊重学生读书的独特感觉,教师本人也应该走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拥有自己的读书感受,进而尊重自己的读书感受呀。

   (2)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根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案例:梯形面积的计算
   (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师:梯形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生:老师,我知道梯形面积用(上底+下底)×高÷2计算。
师:(愣了一下)你已经知道了,很好,请坐下。
师:(继续着下面的教学程序)
    从案例中,我们发现这位学生成了“半路上杀出来的程咬金”,给了老师一个“意外”。这位老师一带而过,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案组织教学,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位学生的发言确实难为了老师:已经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了,还学什么呢?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预先精心设计好了的提问,不是一下子全泡了汤?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传统教学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抽多少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
   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这种教学使学生及其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这么说来,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非也,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③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案例:《圆的周长》
   公开课上,学生讨论了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径不同的圆硬纸片。“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请分组测量圆片,填好实验报告单。”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说:“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学生的小声议论,使教师精心预设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落空了。上课的这位教师有些不自然了:是吗,有些同学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填好实验报告单,然后汇报交流。
   而一位教师则是这样处理的,“请知道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全班竞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从书上看来的?”“那么大家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不知道”。这时教师及时肯定:“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提前预习,非常好!可是却不知道这个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下面,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看哪个小组能最先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验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概括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新课程教学案例》2005/5P14
   显然,前一教师的预设是缺乏针对性的封闭性预设,后一教师的预设则具有针对性、开放性。

   (3)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但是,生成从性质角度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效果角度说,有有效的一面,也有无效的一面。由于教师对生成的认识不全面,以及实施经验的缺乏,实践上便出现了诸多的生成误区,我们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误区
    1.缺乏深度的思考

    思维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所提问题和所谈看法不是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而是“有啥说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一个教师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问学生:“此时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结果,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杂乱无序。课堂上说得多,想得少。这也就是被人们所批评的有温度没有深度的现象。这种课虽然让人感到热闹、活跃,但却不能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案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我们讲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老师,世界上还有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他叫小珊迪,命运也很悲惨,这小男孩与小女孩有没有关系?
    生:小女孩生活痛苦,却带着微笑离开了人间,这幸福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老师,小女孩为什么不找些木头等东西来取暖啊?
    案例:《狼和小羊》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执教《狼和小羊》一文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时有位学生问道:“难道这只小羊就这么可怜吗?这时候就不会有奇迹发生吗?”这位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没过多久,善于想像的学生小手如林:“这时候,来了一位勇敢的猎人……”“谁也没想到,这只狼一头撞在了一块大石头上,结果一命呜呼了” 
     ……
     2.悟读变误读
     误读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囫囵吞枣,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案例:《司马光》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1: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2: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3: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4:缸片飞出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其实,该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而这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被群起而攻,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引自《福建教育》2004年第6期,P11
    让我们来再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入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误区
    1.刻意追求生成,违背生成的规律

    《坐井观天》一课快要结束时,执教教师问学生:“同学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学生想了一会儿,纷纷站起来发言。有的说,青蛙看到了广阔的田野,被田野里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说,青蛙看到了工厂,工厂里的工人师傅正认真地工作着;有的说……总之,大多数学生认为青蛙原先是坐井观天,后来看到外面的天地很广阔。但有一个学生说:“青蛙又跳回去了!”理由是:“当青蛙跳出井口正要喝水,一只老青蛙拦住了它,告诉它河水被污染了。青蛙正要感谢那只老青蛙,只听一声‘哪里逃’,一柄钢叉把老青蛙捉住了。青蛙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危险,所以赶紧跳回井里。”另一位教师听了这个有趣的课例之后,也执教《坐井观天》。课快结束时,他也让学生谈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学生畅快地谈着青蛙在井外的愉快生活,一连几个同学发了言,仍不见教师有让他们停止的迹象,而是一个劲儿地追问。在听课者万分纳闷之时,教师发话了:“同学们,外面真这么好吗?青蛙怎么不跳回井里?”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教师要让青蛙跳回井里! 
    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讨论后回答:从故事中我们读到了什么?虽然学生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显然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最后教师只好自己概括出:从故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 
    一方面,青蛙很聪明,学会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当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太差,所以青蛙都不愿也不能跳出井口……
   应该说,此案例中的教师是在刻意追求所谓的“生成”,这种为生成而生成的“虚假生成”,违反了生成的规律和特点,其实是一种无效的课堂生成。(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P102
    2.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主旨、视角

 

 

信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wrg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网站管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冷水江市安德学校 http://www.lsja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佳和网络(QQ:893731057)
    邮件:295490346@QQ.com 电话:0738-5661111
    地址:冷水江市禾青镇246队(娄新高速冷水江出口处)